今晚,華為召開了“萬象新生”旗艦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華為P50系列在內的一眾實力新品。
不同于以往的華為手機發布會,今晚的發布會在硬件層面幾乎不著筆墨,可以看出華為整體策略向鴻蒙生態轉移的步伐。P50發布會超脫傳統的硬件主導模式,其意義更在于完善鴻蒙生態的完整性,保證手機側產品線延續不斷檔的同時,對外界發出一個清晰的信號:雖有種種困難,但華為依舊強大。

華為P50系列一共發布了兩款機型:華為P50和P50 Pro。其中,P50搭載了高通驍龍888,P50 Pro版則另有海思麒麟9000、海思麒麟9000典藏版和驍龍888三種版本。
圖片
5G手機林立下一場“乏味”的發布會?
雖然P50系列搭載了時下最新的5G旗艦芯片,但兩款機型均為4G版。
據華為余承東表示,得益于華為強大的通訊技術和能力,即便是遭受打壓只能用4G,也依舊在絕大多數用戶場景上可以獲得很好的網絡體驗,無須擔心。

麒麟9000的P50 Pro延續了華為手機的核心產品力和價值力,而驍龍888則可以更好的量產,滿足消費者預期,在華為當前的“困難處境”下,這樣的組合可以說是一種最合理的選擇。
作為5G時代最早的助推者,華為選擇在此刻再度推出4G旗艦機型,既有迫于芯片產能的無奈,也有助力鴻蒙的野望。
除了華為P50系列之外,此次發布會上,華為還推出了新款兒童手表 4X 新耀款/兒童手表4Pro、華為手環6Pro、智慧屏,全新 SoundX 火烈鳥等一系列新品。
圖片
一眾新品的發布,讓廣大消費者和用戶再度看到了華為的格局所在。鴻蒙OS的加持,也讓多屏協同、全場景生活體驗更加深入。
影像為先,機皇實力拍攝亮眼
為什么此次華為P系列手機能夠引發全網如此高的關注度呢?

一方面,作為通訊巨頭、中國消費級數碼領域的代表之一,擁有自研芯片的華為一直以來都備受消費者和用戶期待。對于新品以及新動向的關注,承載了消費者和用戶的國產情懷以及對中國消費數碼領域技術突破的期待。
在面臨諸多艱難處境的當下,外界已然將P50系列視為華為手機未來“生死攸關”的節點。
另一方面,華為的旗艦級手機本身也凝結了自家一直以來積累下來的技術實力,產品本身也有著很高的關注度。華為的兩大旗艦系列——P系列和Mate不僅各方面均為旗艦配置,在移動影像系統方面也是標桿一般的存在。
作為都承載了華為手機最新影像技術的旗艦機型,每一代P系列都引發行業以及消費者用戶的關注。
圖片
不負眾望,此次華為P50,在移動影像領域上再次刷新了所有人的目光。
圖片
業界首創的XD Optics計算光學技術,開啟了一個移動影像的新時代。
圖片
得益于XD Optics計算光學,華為P50系列后置攝像頭能夠突破光學系統物理邊界,在光學成像階段可以修正光學誤差、還原原始圖像信息,還原相片更多細節。
眾所周知,華為目前依舊處于美國限制所帶來的影響中。
但即便如此,P50系列還是給用戶和消費者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鴻蒙生態進行時,持續深耕旗艦手機
當下手機已經從單一的硬件比拼,發展到生態的角逐與較量。華為也在持續不地深入“1+8+N”戰略。
圖片
如今,基于HarmonyOS系統的生態圈在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接入。
HarmonyOS 2 系統升級開啟僅一周,升級用戶數就已破千萬,一個月內升級用戶已達3000萬。讓老用戶也能融入鴻蒙生態,成為終端設備中的一員。
而作為核心終端的“1”,手機依舊是重要的核心終端。
在現如今手機市場高度同質化的情況下,華為P50系列的推遲,除了有限制所帶來的種種原因外,也有著對于自身旗艦產品的不斷探索和打磨,這一點從剛剛發布的P50系列上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除了強悍的影像系統之外,P50系列在機身在設計上延續了P系列一貫傳統。
圖片
業界領先的毫秒級電致調光工藝還為P50系列帶來了獨特的“漣漪云波”動態色,機身色彩和紋理在來電和鬧鐘響起時會產生波光粼粼的視覺效果。
材質、工藝、設計細節以及各項配置均保持了并延續了P系列一流旗艦的標桿。
目前,P50 Pro和P50發售時間已公布:P50 Pro 128GB版本將于9月份開售,8GB將于8月12日開售; P50 將于9月份開售。
價格:
華為 P50 Pro:
8+128GB 驍龍888 4G 5988 元
8+256GB 麒麟9000/驍龍888 4G 6488 元
8+512GB 麒麟9000/驍龍888 4G 7488 元
12+512GB 麒麟9000 4G 7988 元
12+512GB 麒麟9000 4G(典藏版)8488 元
華為 P50 :
8+128GB 驍龍888 4G 4488 元
8+256GB 驍龍888 4G 4988 元
全系4G的P50值得買嗎
雖遲但到的發布會,P50的全系4G讓消費者和用戶深切感受到了華為所處的艱難險境。但同時也見識到了華為在旗艦手機上的堅持以及深耕鴻蒙生態、踐行”1+8+N戰略"方向的決心。
誰會在5G時代選擇一款4G手機?鴻蒙OS的重度用戶?還是熱愛華為品牌的用戶?還是更廣的線下用戶?
通過這場看似很“乏味”的發布會,華為給出了一切問題的答案。
對于期望換新,但因為種種原因還停留在老機型上的用戶,華為通過將鴻蒙系統持續不斷地“下放”,讓老用戶不必過分急于追逐設備更新換代,轉而將重心回歸于使用設備的需求和體驗上來。
同時對于打算支持國貨的用戶,華為帶來了P50系列,向全世界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通過早已超脫單一硬件本身的鴻蒙,以”生態+硬件“的組合拳,為不同消費群體,帶來了多樣的組合方式。
無論你是華為的老用戶,還是新用戶,都可以基于自己使用手機的需求,來判定自己是否要在5G時代入手一臺4G手機,而值與不值,答案并不在于P50的硬件,而是整體生態。